知识竞赛题库

首页 > 知识竞赛题库 > 正文内容

龙岩市知识竞赛(龙岩市初中物理竞赛)

admin2个月前 (02-04)知识竞赛题库33

今天给各位分享龙岩市知识竞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龙岩市初中物理竞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齐齐哈尔市烈士陵园烈士资料

苏军烈士陵园 位于昂昂溪火车站北。陵园南北长122米,宽60米,占地7320平方米。陵园内主要由一座苏军烈士纪念塔和十六座烈士墓组成。1945年8月8日,苏联依照《雅尔塔协定》对日本宣战,苏联红军分四路进入东北,向日本侵略军反攻。8月13日,苏军第二、三路部队在昂昂溪、榆树屯与日军激战,在整个战争中,共有126名英勇的苏联红军官兵,为了中苏两国共同的反法西斯事业,为了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解放我国东北,光荣地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为纪念和缅怀他们,在昂昂溪火车站北面修建了苏联红军烈士陵园,安葬了烈士遗体。每年清明节,昂昂溪的广大群众都自发地到陵园祭扫烈士墓,陵园现已成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基地。在陵园的周围还有许多俄式建筑,这些具有百年历史的俄式火车站、俱乐部、民宅、机务段车间‘等构成了俄罗斯风情的建筑群,是齐齐哈尔地区唯一一处俄罗斯风情地区。

参观具有特色的--烈士陵园,山上有邓小平提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8个刻金大字的

纪念碑和四组雕刻精美的.... 详细资料 ... 公司:齐齐哈尔市松花江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452-2473000. 地址:齐齐哈尔市迈特广场汇博商务中心写字楼九层908室.

龙岩市首届 平安校园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答题

龙岩市首届“平安校园”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

1.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B )。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2.( C )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 B.5级 C.6级 D.7 级

3.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4.震级和烈度都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5.地震发生时,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纵波能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请问: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比较大,先到达地表的是( A ) A.纵波 B.横波

6.一些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在未来的震中及其外围地区会出现各种各样平时未曾出现过的与地震活动有关的自然现象,称之为地震异常或地震前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地震前兆现象的是:( B ) A.蛇出洞、老鼠搬家、鸡鹅高飞; B.小兔发疯、鱼变傻、黄鼠狼搬家; C.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 D.在繁殖季节,出现大量蟾蜍集体搬家

7.地震时应根据居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避震方式,居住在高层楼房的居民遇到地震突发事件时应选择正确的方式避震。请问:以下三种方式哪种是不安全的?( C )

A.迅速乘电梯撤离 B.先迅速躲进小开间房间 C.先就地躲避在床、桌等坚固物体下

8.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9.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10.地震发生了,你在户外避震,以下那种方法是不合适的?( C)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抱住电线杆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11.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带,就地蹲下或趴下。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等,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请问:在以下户外避震注意事项的三个选项中哪一项是不安全的?( A ) A.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 B.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

12.在操场或室外应该怎样避震?请问:以下方式哪种是不正确的?( C )

A.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B.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C.发生地震时赶紧回到教室去; D.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13.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不是必须存放的物品( B )

A.食品 B.水 C.日常生活用品 D.急救药物

14.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不可选择作为避险地方是( A ) A.阳台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墙角

15.正在上课时应该怎样避震?请问以下哪些方式是不正确的?( B ) A.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B.不管怎么慌乱拥挤都要想办法往外逃 C.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16.地震发生时,在公共场所如何进行个人防护?以下那种方式是不正确的?( B )

A.影剧院的演出要立即停止,观众应躲在排椅下,舞台脚下或乐池,震后有秩序地组织观众分路疏散; B.正在比赛的体育场继续比赛,观众慌乱、拥挤,没有组织地乱挤、乱跑逃生; C.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时,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

17.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 C )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 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 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 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

18.在地震灾害的直接影响下,震时或震后所出现的灾害称为次生灾害。常见的次生灾害有火灾、水灾(海啸、水库垮坝等)、滑坡、泥石流、有害气体的泄漏(含放射性物质)、停产(含文化、教育事业)、生命线工程被破坏(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瘟疫以及各种流行病的蔓延。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A )

A.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B.扔下正在煮饭的液化器炉,赶紧逃跑

19.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求援。以下哪种方式是不恰当的?( E )

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E.持续地大声呼救,试图让别人听见。

20.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 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21.在寻找被埋压在废墟中的人员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请问:以下三个方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C ) A.注意观察废墟下便于躲藏的地方 B.细听被埋压物下发出的各种声响 C.盲目从废墟边开始挖

22.我国农村抗震的长远目的是: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加强地震和抗震知识的普及,使抗震防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不属于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D )。

A.砖木结构 B.砖混结构 C.土木结构 D.钢筋混泥土

23.农村民居建设时要选择哪些场地( B )

A.河边 B.地势平坦、土层密实处 C.山坡边 D.软弱土层处

24.我国大陆通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 B ) A.999 B.119 C.911

25.全国消防宣传日是( B )。 A.1月19日 B.11月9日 C.9月11日

26.2008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将于2009年的几月几日正式实施?( B )

A.1月1日 B.5月1日 C.10月1日

27.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将( C )以法律形式正式列入公安消防部队的职责范围? A.抢险救援 B.火灾扑救 C.火灾预防

28. 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C) A.群防群治 B.遏制种特大火灾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9.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 )

A.正常 B.偏高 C.偏低

30.高层楼发生火灾后,不能( A )。 A.乘电梯下楼 B、用毛巾堵住口鼻 C.从楼梯跑下楼

31.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C)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32家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中属易燃易爆物品的是( A ) A.摩丝 B.餐洗剂 C.洗发水

33.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 B )

A.被火直接烧死 B.烟气窒息致死 C.跳楼或惊吓致死

34.公安消防队救火(C ) A.只收救火成本费 B.收取所有费用 C.不收任何费用

35. 楼内失火应( A ) A.从疏散通道逃离 B.乘坐电梯逃离 C.在现场等待救援

36.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_______逃生。( C ) A.着火相反的方向 B.人员多的方向 C.安全出口的方向

37.燃气用具使用完毕后,_______。(N ) A.要关掉灶具阀门,总阀门可以不关 B.要关掉总阀门,灶具阀门可以不关 C.首先关掉总阀门,然后关掉灶具阀门

38.在相对封闭的房间里发生火灾时( A )。 A.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B.只能开窗 C.只能开门

39.当打开房间闻到煤气气味时,要迅速 (C )。 A.打开灯寻找漏气部位 B.点火查看 C.打开门窗通风

40.被困在火场时,下列求救方法错误的是( C ) A.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 B.白天可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 C.大声哭泣

41.在没有施划人行横道的公路上,乘车人从公共汽车下车后横过公路时,您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A.从车的前方横过公路 B.从车的后方横过公路 C.车开走后,确认安全通过 D.等车开走后,迅速通过

42.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 B )上行走。

A.城市快速路 B.人行道 C.封闭的机动车道 D.非机动车道

43.行人在通行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您认为危险的做法是( B )。

A.无车辆通行时尽快通过 B.车辆临近时突然横过 C.车辆通过后再横过 D.注意避让车辆

44.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 A )。

A.不得超过2名 B.允许3名以上 C.没有数量限制 D.不得超过4名

45.小红在等候乘坐公交汽车时,应该站在( B ),依次排队。

A.机动车道上 B.站台或指定位置 C.非机动车道上 D.人行道上

46.明明在晚自习课后骑自行车回家途中,迎面遇到一辆驶来的汽车,灯光非常耀眼,为了安全,明明应该( B )。 A.用手遮挡灯光 B.闭目缓慢行驶 C.下车靠边避让 D.迎着灯光行驶

47.王某骑自行车回家,行至路口准备左转弯时,应( A ),不能突然猛拐。

A.伸左手示意 B.伸右手示意 C.语言示意 D.扭头示意

48.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时,您认为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一手提物,一手扶把 B.攀扶其他车辆 C.互相追逐 D.双手扶把

49.周强雨天骑自行车去看足球比赛,他穿( C)的雨衣是最安全的。

A.灰色 B.黑色 C.黄色 D.绿色

50.小陈乘坐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他应当( D)。 A.在车上等候救援 B.站在车辆后方协助疏导 C.站在车辆前方躲避 D.撤离到护栏以外的安全地带

龙岩市第二届平安校园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答案

龙岩市第二届“平安校园”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每年( B )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4月20日 B. 5月12日 C.7月15日 D.9月11日

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 C )起施行。

A.2000年12月1日 B.1998年3月1日 C.2009年5月1日 D.2007年8月10日

3.万一不幸被困在因地震造成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下,您不要慌乱,要想方设法坚持,等待外界救援。请问:在以下您可采取的求生方法的几个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 ( C) A.持续大声呼救 B.用明火照明 C.敲击水管等响物,以引起外界注意

4.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 B )。

A.最近的建筑物内。B.空旷地蹲下。C.高楼。D.立交桥

5.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 A )发明的。

A.张衡 B.爱迪生 C.毕升 D.蔡伦

6.地震引发海啸时怎么办? (A )

A.远离海岸,跑到山上或其他高处。B.离开海岸后沿着山涧跑。C.寻求救援队的帮助。

7.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A )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8.当你听说有预测意见: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级大地震,你应(C )。

A.尽快告诉亲戚。 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的物质准备。

C.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

9.地震发生时,应尽快撤离建筑物,如来不及,在家中进行个人防护 ( A )。

A.可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如坚固桌子底下、卫生间)躲避。

B.不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震后可急用。

C.选择开间比较大的地方躲避。

10.地震时,人员疏散应避开( A )。

A.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陡山坡、河岸边。B.应该避开平地。C.广场、公园。

11.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 A)

A.要远离高大建筑、高压线。B.在陡崖处防震,以躲避泥石流等造成威胁。C.加速狂奔。

12.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 A)。

A.千万不要惊慌,在老师指导下有序撤离,来不及可先躲一下。

B.躲在门窗下、楼梯口、走廊。 C.跳楼

13.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防护方式是( C )

A.带好贵重物品,迅速跑到楼外。 B.跳楼。

C.地震时保持冷静,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暂时躲避,地震后迅速撤到户外。

14.为了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平时家庭可适当做一些避震准备。请问:在以下家庭避震准备的三个选项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C )

A.将床下物品清空。 B.清理楼道保持通畅。 C.将清出的物品放在橱柜书架等上面。

15.国务院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是从( A )起施行的。

A. 2009年1月1日 B. 2008年12月1日 C. 2009年9月15日

16.“森林防火”是指( C )。

A.是指防范森林、林木和林地发生火灾; B.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发生火灾后的扑救。C.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17.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的方针是( A )。

A.预防为主,积极消灭。B.防治为主,积极扑灭。C.预防为先,打防并举。

18.森林防火期内,在森林防火区( A )野外用火。

A.禁止 B.严禁 C.严防

19.扑救森林火灾应当以专业火灾扑救队伍为主要力量;组织群众扑救队伍扑救森林火灾的,不得动员( B )参加。

A.残疾人、妇女和儿童。 B.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 C.残疾人、孕妇和学生。

20.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不准在林区内吸烟和乱丢火种;不准烧香、烧纸和燃放爆竹、焰火;不准狩猎和烧山赶野兽;不准烧火取暖、野炊;不准(A )

A.玩火取乐。B.生产经营。

2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灾,应当立即报告。接到报告的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A )并按照有关规定逐级报上级人民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A.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采取相应的扑救措施。B.应当立即派出扑救队伍。C.应当通知村委会和经营单位或个人先自救,如有必要再派扑救队伍。

22.森林高火险期内,进入森林高火险区的,应当经( B )批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活动,并接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A.乡镇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23.对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 A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A.单位和个人 B.个人 C.单位

24.搬运交通事故伤员,应该( C )。

A.随意搬抬伤员。 B.两人或多人抬伤员。

C.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

25.游泳时不慎溺水,救上岸要(B )。

A.控水。 B.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C.检查溺水者有无外伤。

26.有人散步时突然摔倒在地,呼吸心跳停止,应( A )。

A.就地将病人放在木板或地面上,进行心肺复苏,并向120呼救。

B.立刻将病人送到附近医务室或医院。

C.立即将病人抬到救护车上。

27.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A )。

A.使骨折加重,脊髓神经受损。B.造成颈部损伤。C.病人感到不舒服。

28.遇上商场发生火灾( B)是不正确的处置方法。

A.用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子。B.随着人流逃跑。C.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疏散。

29.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应(A )。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B.争先恐后逃跑。C.围观看热闹。

30.居民发现家中被盗后应如何处置?正确处置的是( A )。

A.对现场进行保护,不进入被盗现场,并立即拔打110报警。

B.立即查找是否丢失了贵重物品。

C.对被盗物品进行整理。

31.雷暴大风的阵风风力达( A )级,常伴有雷电、暴雨、冰雹等,是突发性强、破坏大的气象灾害之一。

A.8-12级 B. 5-6级 C. 12级以上

32.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中心风力达( B )级以上。

A.10 B.12 C.8

33.发现电器着火,( C )处理措施是不正确的。

A.先切断电源。B.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 C.用水灭火。

34. 发现家里燃气泄漏,( B )措施是错误的。

A.立即关闭燃气开关。 B.开灯检查漏气原因 。C.轻轻的打开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

35.为防雷击,户外避雨,不宜在( C )避雨,同时也要远离高压线和变电设备。

A.路边 B.桥下 C.大树下

36.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B )。

A.点眼药膏。B.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37.空袭预先警报发布以后,我们应理解为( A )。

A.有遭空袭的迹象。B.10分钟后城市要遭空袭。C.10分钟之内有空袭。

38.烹饪时油锅起火( A)措施是错误的。

A.用水来灭火。B.用灭火器灭火。 C.盖上锅盖后再用湿毛巾覆盖。

二、判断题(回答对或错)

39.对同一个地震,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 )

40.地震部门或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有权发布地震短临预测意见。(× )

41.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而是逆风跑,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

42.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 )

43.地震发生时,正在行驶中的任何车辆应快速行驶,尽快脱离危险。(× )

44.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 )

45.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首先是保护头部。( √ )

46.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火山地震。( × )

47.地震时使用电梯逃生比较快。( × )

48.森林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氧气和一定温度这三个条件。(√ )

49.森林火灾按照其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 √ )

50.森林中的可燃物是指森林中的乔木、灌木、杂草、蕨类、苔藓、地衣、枯立木、腐朽木、枯枝落叶以及地下层的腐殖质、泥炭等。(√ )

毛概和三个代表的论文

福建农林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自福建省龙岩市官庄乡的实地调查

学 院:

专业年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关于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自福建省龙岩市官庄乡的实地调查

前言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当前农民教育培训的有关情况,为政府部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对农民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农民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或说农民自身的文化程度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本次的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的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地的农民自身的文化程度;了解当地的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地的农民对今后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以及了解当地的农民比较热衷参加的教育培训项目或培训方向;了解当地的农民对今后开展教育培训的相关的意见或建议。为此我们在福建省龙岩市官庄乡展开了以“农民教育培训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对象

2009年7月11、12、13日,本人对龙岩市官庄乡的部分村民进行了关于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的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通过一对一调查的方式,,集市街头随机调查为主,以入户调查为辅。总共发放调查表65份:其中,集市随机调查50份,入户调查15份,相对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5份,回收问卷64份,其中有效问卷62份,回收率98.46%,问卷容量为62。

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接近2:1,年龄集中在40 ~50岁之间,文化水平有60%的是在小学以下,而且这其中大部分的是只有小学一、二年级的文化程度。从整体的情况来看,男性的受教育水平一般比女性的要来的高,调查结果显示的初中或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的被调查者绝大部分是男性。当地的农民的教育培训情况从整体上来看还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项目不多,参加的时间不长,不足一个月的被调查者占有38.7%,而且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只有几天时间甚至只有一天或者更少,有一部分人甚至都没参加过任何的教育培训。影响当地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原因集中在时间安排不合理、因文化程度低难以接受培训内容等。当地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的结果或者说对教育培训后的效果不是很满意,有55.6%的参加教育培训的当地农民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当地的农民对进行教育培训的必要性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对今后的发展还是有意义的,如果今后还有进行开展教育培训,大部分的当地农民还是会参加的。

(二)调查问题分析

1、文化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

在当今的社会,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知识又决定了科技发展。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和普及教育,对于知识的传播是绝对必要的。通过对当地农民的调查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在40~50岁和50岁以上的这一辈的农民中间,有大部分是文盲的(45.2%),就算是有上过学读过书,那也是只上过一、二年级的,甚至连一、二年级都没有上完,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农民很多即使有条件参加教育培训也无法进行教育培训。

在被调查的农民中,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后,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对相关的技术提高有较大的帮助。而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参加教育培训后,大部份无法较快的掌握相关的技术要求,对教育培训的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教育培训的安排时间的合理与否,对农民参加教育培训有较大的影响。

大部分的农民在白天都是有比较多的事情要做的,而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有一般都是在白天开展的,而且对于没什么文化的农民认真地做在那上课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农民为了忙自己的事,大多都不会在白天去上什么他们听不懂得教育培训。农民们在晚上相对来说是比较没事的,但对于开展教育培训的相关人员来说,在晚上上课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些人一般不是本地人,他们一般是组织者从外地请来的,他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都是在白天来,当天就要返回的,所以一般无法在晚上进行教育培训。这样就造成了农民的参加与教育培训方的教育培训开展方面的矛盾,影响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参加,同时对教育培训的效果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影响。

3、农民教育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

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一个决议草案,提出了有关的农民培训问题。今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加突出地强调了农民培训的重要性,要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民技术培训,要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农民培训是整个农业生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发展现代农业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达的物质装备等,但是如果农民不掌握技术,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再好的设备、技术应用起来都要打折扣。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民对于涉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面的相关技术的学习是比较关心的。对于增加农民自己家庭经济收入的来说,学习关于现代农业的方面的相关技术,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解决对策

(一) 加强认识,制定和实施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把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到法律层面

我国是农业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还是相对弱势产业。我国农业的特点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科教兴国首先应是科教兴农,其核心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教育事业是公益性、基础性事业,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才能把农民教育事业先前推进,才能加快我国农民教育事业的进程。我国目前农民教育培训缺乏长效机制,希望政府从战略高度提高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制订针对“三农”问题,振兴农村经济,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法规和扶持政策、措施,不仅可达到鼓励农民参加培训、培养新型农民的目的,而且通过确定职责明确的主管部门和培训承担机构,明确培训费用的承担机制,确保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和财政等部门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二)政府为主,多方投入,加快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健康持续发展

农民教育是针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农民教育是受益面广、公益性强的社会事业,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社团组织和农民都有对教育培训承担投入的责任。据了解,世界各国政府对农民教育的投入都很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加快农民教育事业,必须有政府的大力投入。首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都应该把农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预算;其次是企业的投入,应该要求大型跨国企业对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进行资金投入,帮助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后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投入。但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尤其是中国农民收入水平很低,决定了农民教育的投入主要还得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所以希望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投入体制。同时将每年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当年政府财政预算,由政府进行安排;其次从中央到地方推出更多的、与农民教育培训相关联的工程项目。毕竟以项目促发展,依托项目实施培训,是当前农民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三)调整培训时间,扩大影响面,让广大的农民都参加进来

技术培训对广大的农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一方面是现在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是今后的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对于培训时间的矛盾性,很多农民由于对今后发展的不明确,同时对培训的知之甚少,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导致了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放弃了去参加培训。为了让广大农民能够更加广泛地、更加积极地参加到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中来,在组织的时候,应该尽量把时间安排到没有农忙的时候,比如在秋季收割完以后或者在每年的开春时节那段没有农事的时候。为了让农民们能够更加明确的认识到教育培训的好处,在开展教育培训的之前应该要对即将开展的教育培训进行一些必要的宣传,让农民对即将开展的培训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好让农民在是否参加培训有一个更好的抉择。而且还可以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VCD光盘、互联网络、科技入户直通车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推广教育培训活动,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农民知识竞赛、农业技术交流、优质农产品评比等活动,整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四)提高农民教育培训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组织实施能力,提高教师待遇,提高师资力量水平

通过探索提高农民教育培训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组织实施能力,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些多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组织平台,为实施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了及时、快捷的信息服务。但是,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他们在使用多媒体资源学习时受到限制性。因此,在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双重因素影响下,农民喜欢和容易接受用地方语言进行互动培训。因此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问,建议依托媒体资源对各类农业新知识、新信息进行传播,特别是农民教育师资严重匮乏的地方。同时各地应重视农民教育培训教师的聘用考核和培训。还有就是要提高教师待遇,稳定现有农民教育专职队伍,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活动。最后,鼓励农村各方面“能手”、“好手”参与农民教育工作,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乡邻;还可建立流动的农民教育师资队伍,鼓励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到第一线参与农民教育培训,通过农业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样,有助于建设一支过硬的教育队伍,实现农民教育培训带给广大农民的实惠。

附录:问卷调查表及问卷结果统计

农民教育培训情况调查问卷

农民朋友:

您好!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当前农民教育培训的有关情况,为政府部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当前农民教育培训情况做一些抽样调查,请您给与大力支持!

1、 您的性别:A 男 B 女

2、 您的年龄是:A 20~30 B 30~40 C 40~50 D 50以上

3、 您目前的学历是:

A 没上过学 B 小学 C 初中 D 高中(含中专、职高) E 大专及以上

4、 您自从小、中学毕业之后继续学习的情况(可多选):

A 又取得更高一级文凭 B 参加过自学考试 C 参加过专门的技能培训班

D 自己看书、报纸 E 其他

5、 您现在从事的工作(可多选):

A 种田 B 养殖 C 经商 D 本地打工 E 外出打工 F 其他

6、 近年来您参加过以下哪些方面的培训(可多选):

A 种植技术 B 养殖技术 C 花卉栽培 D 蔬菜栽培

E 工业技能 F 经营管理 G 其他

7、 近年来你参加培训的累计时间:

A 半年以上 B 3~6个月 C 1~3个月 D 不足一个月 E 未参加过培训

8、 您对本地目前农民教育培训开展情况的大体印象:

A 很好 B 一般 C 几乎没开展 D 不知道

9、您认为建设新农村,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

A 很有必要 B 要必要但难度挺大 C 意义不大 D 没有必要

10、根据您的了解,目前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难点是(可多选):

A 针对农民的培训班太少 B 外出打工无法参加培训 C 内容不实用 D 培训费用太高

E 时间安排不合理 F 因文化程度低难以接受培训内容 G 其他

11、您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可多选):

A提高家庭经营管理技能 B提高使用新技术的技能,有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

C提高整体决策能力 D更好地获得就业能力 E优先获得资源,例如项目支持

F 获得资格认证G 其他

12、培训结束后是否有达到预期目标:

A有 B没有

13、没有达到的原因是(可多选):

A 资金有限 B 生产规模有限 C 市场价格影响 D 培训内容脱离实际需要

E基础设施(水、电等)不配套 F 其他

14、培训后是否对你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有帮助:

A 很有帮助 B 有帮助 C 没感觉 D 根本没有帮助

15、如果今后有在举行农民教育培训,您希望参加的培训是(可多选):

A 种植技术 B 养殖技术 C 花卉栽培 D 蔬菜栽培

E 工业技能 F 经营管理 G 其他

谢谢您的真诚参与!祝您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关于农村女子受教育情况调查的数据统计表

问卷容量:62

选项(比例)

题号 A B C D E F G

1 40 64.5% 22 35.5%

2 13 20.9% 11 17.7% 31 50% 7 11.4%

3 28 45.2% 14 22.6% 9 14.5% 8 12.9% 3 4.8%

3 9 14.5% 28 45.2% 14 22.6% 8 12.9% 3 4.8%

4 11 13.8% 7 8.7% 6 7.5% 14 17.5% 42 52.5%

5 44 44.7% 9 9.8% 17 18.5% 5 5.4% 10 10.9% 7 7.6%

6 16 17.6% 12 13.2% 3 3.3% 17 18.4% 4 4.4% 0 0%

7 1 1.7% 3 4.8% 17 27.4% 24 38.7% 17 18.7%

8 7 11.3% 25 40.3% 16 25.6% 14 22.6%

9 18 29.0% 31 50% 7 11.3% 6 9.7%

10 13 11.9% 15 13.8% 10 9.2% 12 11.0% 33 30.3% 19 17.4% 7 6.4%

11 3 3.1% 43 43.9% 7 7.1% 9 9.2% 4 4.1% 21 21.4% 11 11.2%

12 20 44.4% 25 55.6%

13 7 15.2% 12 26.1% 3 6.5% 6 13.0% 16 34.8% 2 4.4%

14 8 12.9% 29 46.8% 12 19.4% 13 20.9%

15 23 23.7% 19 19.6% 4 4.1% 33 34.0% 2 2.1% 7 7.2% 9 9.3%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教师评语:

成绩:

小学6年级下册的数学(人教版)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 更多...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05-14)

六年级图形龙岩市知识竞赛的变换 (05-14)

六年级比例尺 (05-14)

小学比例尺 (05-14)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更多...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练习题 (02-16)

小学数学数的运算练习题 (02-16)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式与方程练习题 (02-16)

小学数学毕业会考试卷 (02-16)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更多...

苏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02-17)

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整理和复习(二) (02-1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02-1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02-17)

小学数学竞赛 更多...

小学数奥竞赛模拟试卷(60套).part3 (01-02)

小学数奥竞赛模拟试卷(60套).part2 (01-02)

小学数奥竞赛模拟试卷(60套).part1 (01-01)

07年寒假二期班小学五年级家庭作业试题 (08-23) 1.AgNO3 或〔Ag(NH3)2〕+(其中龙岩市知识竞赛,〔Ag(NH3)2〕+因为存在如下平衡:〔Ag(NH3)2〕++H+== Ag++NH4+,故有沉淀生成。)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1、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O=H4SiO4

2、苯酚

3、S2O32- 离子方程式:S2O32- +2H+=S+SO2+H2O

4、S2-与SO32-的混合溶液。离子方程式:2 S2-+SO32+6 H+=3S+3H2O

5、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6.AlO2- 离子方程式:AlO2- +H+ +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2、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1.溶解度的测定;2.实验室制乙烯;3.实验室制硝基苯;4.实验室制苯磺酸;5实验室制乙醚;6.银镜反应;7纤维素水解。

3、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

1.溶解度的测定;2.实验室制硝基苯.3.实验室制苯磺酸.4.酚醛树脂的制取.5.银镜反应.6.纤维素水解。

4、玻璃棒的用途:

1.搅拌;2.引流;3.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4.转移固体。

5、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石蕊试液.

6、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SO2+Cl2+H2O=2HCl+H2SO4(同时该反应也是典型的由弱酸——亚硫酸制强酸——盐酸和硫酸)

7、浓硫酸的作用:

1.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

2.实验室制HCl——难挥发性

3由萤石制HF——难挥发性、强酸性

4实验室制取CO——催化性、脱水性

5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6实验室制取乙醚——催化性、脱水性

7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

8实验室制取苯磺酸——磺化剂、吸水剂

9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10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吸水性、强氧化性.

8、不能由两种单质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但可通过单质由化合反应制得:

1.FeCl2 2FeCl3+Fe===3FeCl2

2.SO3:2SO2+O2 ===2SO3

3.NO2:2NO+O2=2NO2

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9、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1.醛;2.甲酸;3.甲酸盐;4.甲酸酯;5.葡萄糖;6.多羟基酮(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10、正滴反滴 反应不一

1.明矾与烧碱

在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入烧碱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在烧碱溶液中逐滴滴入明矾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

4OH-+Al3+=AlO2-+2H2O

3AlO2-+Al3++6H2O=4Al(OH)3↓

2.偏铝酸钠与盐酸

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先沉淀后消失。

AlO2-+H++H2O=Al(OH)3↓

Al(OH)3+3H+=Al3++3H2O

在盐酸中逐滴滴入偏铝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出现沉淀。

AlO2-+4H+=Al3++2H2O

Al3++3AlO2-+6H2O=4Al(OH)3↓

3.溴化亚铁与氯水

在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

2Fe2++Cl2=2Fe3++2Cl-

在氯水中滴入少量溴化亚铁溶液,溶液变成橙黄色。

2Fe2++4Br-+3Cl2=2Fe3++2Br2+6Cl-

4.淀粉碘化钾与氯水

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溶液变蓝色。

2I-+Cl2=I2+2Cl-

在氯水中滴入少量碘化钾溶液,氯水把碘化钾氧化为碘酸钾,溶液呈过量氯水的淡黄绿色。

3Cl2+I-+3H2O=IO3-+6Cl-+6H+

5.三氯化铁与硫化钠

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少量硫化钠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2Fe3++S2-=2Fe2++S↓

在硫化钠溶液中滴入少量三氯化铁溶液,出现黑色沉淀和黄色沉淀混合物。

2Fe3++3S2-=2FeS↓+S↓

6.硝酸银与氨水

在硝酸银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边滴边振荡,先出现浑浊后消失,所得溶液为银氨溶液。

Ag++NH3·H2O=AgOH↓+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在氨水中逐滴滴入硝酸银溶液,边滴边振荡,只出现棕黑色沉淀。

Ag++NH3·H2O=AgOH↓+NH4+ 2AgOH=Ag2O+H2O

7.氯化铜和氨水

在氯化铜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出现蓝色沉淀。

Cu2++2NH3·H2O=Cu(OH)2↓+2NH4+

在氨水中滴入少量氯化铜溶液,溶液呈深蓝色。

Cu2++4NH3·H2O=[Cu(NH3)4]2++4H2O

8.碳酸钠与盐酸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边滴边振荡,无明显现象。

CO32-+H+=HCO3-

在盐酸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

2H++CO32-=H2O+CO2↑

9.苯酚与溴水

在浓溴水中滴入少量苯酚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并可进而转为黄色沉淀。

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只出现白色沉淀。

10.氢氧化钡与磷酸

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少量磷酸,出现白色沉淀。

3Ba2++6OH-+2H3PO4=Ba3(PO4)2↓+6H2O

在磷酸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OH-+H3PO4=H2PO4-+H2O11.CaCl2的氨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CaCO3,因为NH的溶解度大,溶液中有大量NH3即OH-过量,不断通入CO2可溶解大量CO2成为CO32-使[CO32-]达到较大而有CaCO3沉淀生成;而先通入CO2时,因为CO2的溶解度较小,使[CO32-]较小而无CaCO3沉淀生成 以下几例,正滴、反滴时,现象相同,均出现沉淀或均无明显现象,但所发生的离子反应不同。

12.澄清石灰水与磷酸二氢钠

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入少量磷酸二氢钠溶液:

3Ca2++4OH-+2H2PO4-=Ca3(PO4)2↓+4H2O

反滴时则为:

先发生:Ca2++2OH-+2H2PO4-=CaHPO4↓+HPO42-+2H2O

后发生:Ca2++OH-+H2PO4-=CaHPO4↓+H2O

13.小苏打与澄清石灰水

在小苏打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反滴时则为:

HCO3-+Ca2++OH-=CaCO3↓+H2O

14.碳酸氢钙与烧碱

在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烧碱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反滴时则为: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15.氢氧化钠与氢硫酸

NaOH溶液滴入足量氢硫酸中与氢硫酸滴入NaOH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OH-+H2S=HS-+H2O

2OH-+H2S=S2-+2H2O

若将氢硫酸换成亚硫酸、碳酸或磷酸,则原理类似。

16.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

当Ba(OH)2溶液滴入NaHSO4溶液至中性时:

2HSO4-+Ba2++2OH-=2H2O+BaSO4↓+SO42-

继续滴加Ba(OH)2溶液时,上述反应中的SO42-与Ba2+结合:

Ba2++SO42-=BaSO4↓

当NaHSO4溶液滴入足量Ba(OH)2溶液中时也出现白色沉淀:

H++SO42-+Ba2++OH-=BaSO4↓+H2O

可见,少数反应由于正滴与反滴操作顺序不同,实为反应物之间物质的量之比不同,从而引起所发生的反应不同,只要掌握此类离子反应的实质,适当归纳整理,许多复习中的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11、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常规:

1.Al:2Al+6HCl=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3 :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3.Al(OH)3 :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4.弱酸的铵盐:(NH4)2CO3+HCl=NH4Cl+CO2 +H2O

(NH4)2CO3+2NaOH=2NH3 +Na2CO3+H2O

5.弱酸的酸式盐:NaHS+HCl=NaCl+H2S

NaHS+NaOH=Na2S+H2O

6.氨基酸:

特殊

一些特殊物质,主要是一些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为龙岩市知识竞赛了避免在归纳时遗漏,可结合元素周期表和物质的分类:即从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族的单质、化合物来归纳。而化合物又从有机物和无机物来分;无机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1。单质:⑴金属单质:Zn:Zn+2NaOH=Na2ZnO2+H2

Zn+2HCl=ZnCl2+H2

(2)非金属单质:Cl2、S、Si

Cl2+H2S=2HCl+S Cl2+2NaOH=NaCl+NaClO+H2O

S+6HNO3(浓)=H2SO4+2H2O+6NO2

3S+6NaOH ==2Na2S+Na2SO3+3H2O

Si+4HF=SiF4 +H2 Si+2NaOH+H2O=Na2SiO3+2H2

2。化合物:

(1)氧化物:ZnO(与强、弱碱);Ag2O(与氨水);SO2、NO2(二者与氢硫酸);SiO2(与氢氟酸)

(2)酸:HBr、HI、H2S、HClO(几者与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H2SO4(浓)、HNO3(二者与还原性酸);HCOOH、H2C2O4(草酸)(浓硫酸使二者脱水制CO)

(3)碱:Zn(OH)2、 AgOH、Cu(OH)2(三者与氨水形成配和物),

Al(OH)3与强碱

(4)盐:Fe2+/HNO3、CuSO4/H2S、Pb(Ac)2/H2S、AgNO3/HCl。

关于龙岩市知识竞赛和龙岩市初中物理竞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一点知识竞赛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ost/21216.html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