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竞赛题库

首页 > 知识竞赛题库 > 正文内容

秦代知识竞赛(秦岭知识竞赛题目)

admin2个月前 (01-17)知识竞赛题库24

今天给各位分享秦代知识竞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秦岭知识竞赛题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下列朝代曾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中国的是①秦朝 ②北魏 ③西晋 ④北宋 ⑤隋朝 A.①②③④⑤ B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中国的政权。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争战局面,统一中国。280年西晋灭东吴,完成统一。587年隋灭南陈,继秦汉后中国历史有一次实现了统一。北魏、北宋政权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所以答案选D。

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叫做什么秦朝大将谁用六毛和羊毛混合发明出了描?

小篆

也叫“秦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今存(琅琊台刻石)、 《泰山刻石》残石(如图),即小篆代表作。

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据说是李斯书写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後,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相传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发明了毛笔,由于军情瞬息万变,蒙恬需要及时向外面传递消息,需要书写大量的来往书信,用刀在竹筒上刻字十分不方便,浪费时间延误军情,这样一来蒙恬就需要解决问题,他看到部下拿着红缨枪比划,受到启发,把毛绑在竹竿上,蘸点颜色在白色的丝绸上写字,听说后来又就地取材用狼毛和羊毛加以改进,就成了最早的狼毫笔和羊毫笔。

文艺常识试题先秦

1.中国先秦文学知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B.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两汉文学 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乐府民歌和赋 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③“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2.中国先秦文学知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有哪些

一、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两汉文学 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乐府民歌和赋 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③“竹林七贤”.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⑤此外,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干将莫邪》.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二、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三、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

3.急需30个文学常识题,要原创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7、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18、《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9、《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组无名氏的短诗,它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20、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 建安风骨”。

2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

2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时期的女诗人。 她的五言《悲愤诗》表现汉末政治动乱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24、阮籍是正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诗八十二首,总名为《咏怀诗》。 25、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

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26、陶渊明较晚时期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标志着他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

27、抒情长诗《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2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29、《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30、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31、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 30、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纪录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动活泼,文笔简洁。

4.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1《诗经 》西周 春秋 三百零五篇 风 雅 颂 国风·魏风 表现手法

2四言

3屈原

4楚辞

5诗经 楚辞

6《七发》

7司马相如

8《史记》

9《史记》 司马迁

10《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壁

11《古诗十九首》

12曹操 、曹丕、曹植

13田园诗

14《文心雕龙》 《诗品》

15唐诗 宋词

16李白 杜甫 李商隐 杜牧 李白

1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18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19李清照 李煜 苏轼 辛弃疾

20柳宗元 韩愈 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21韩愈 柳宗元 苏轼 苏辙 苏洵 王安石 曾巩

22关汉卿 《窦娥冤》《单刀会》 马致远 王实甫 白仁朴

23《三国演义》

24《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游记》 《金瓶梅》

25《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

26蒲松龄 《聊斋志异》

27《儒林外史》 《红楼梦》

28鲁迅 《狂人日记》

29胡适 《尝试集》

3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31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

32《子夜》

33白莽作

34国风 离骚

35《大学》 《中庸》 《论语》《孟子》《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6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37礼、乐、射、御、书、数

38《论语》

39《孟子·劝学》

40蒲松龄 《 使至塞上》

5.文学知识竞赛题10道

1、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一部著作是(B) A.《韩非子》B.《庄子》C.《孟子》D.《荀子》 2、“信誓旦旦”一语出自下列哪篇作品(D) A.《兼葭》B.《离骚》C.《短歌行》D.《氓》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思想观点是下列哪篇文章提出来的(A) A.《邵公谏厉王弭谤》B.《苏秦始将连横说秦》C.《晋楚城涯之战》D.《烛之武退秦师》 4、《西洲曲》抒写的是(A) A.少女对情郎的无尽思恋B.游子对家乡的无尽思恋C.妻子对丈夫的无尽思念D.儿子对父母的无尽思念 5、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D) A.王勃B.卢照邻C.沈期D.陈子昂 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B) 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 7、孟浩然《过故人庄》是一首著名的(C) A.山水诗B.边塞诗C.田园诗D.哲理诗 8、下列哪一首作品表达了归隐的意愿(B) A.陶渊明《咏荆轲》B.玉维《山居秋瞑》C.阮籍《夜中不能寐》D.杜苟鹤《山中寡妇》 9、唐代写缠绵徘侧的爱情和相思的痛苦写得深情绵逸、隐晦曲折,典型地表现了封建士大夫情爱心理的诗人是(D) A.李贺B.刘禹锡C.白居易D.李商隐 10、晁错是(A)代著名的散文作家。

A.汉B.唐C.宋D.元。

6.什么是先秦文学

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中国文学起源甚早,殷商时期已经有了初步定型的文学,也开始产生了书面文字。

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殷商和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之辞,以及《尚书》中的某些文诰,是散文的萌芽。

《左传》、《国语》、《战国 策》等叙事散文和诸子的说理散文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达到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西周的诗歌总集《诗经》,以现实主义精神、比兴的艺术手法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

战国后期诗歌创作出现了个人独立创作,产生了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先秦文学是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诗歌、散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创作方法都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文学发展丰厚而坚实的基石,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光辉和良好的开端。

秦朝的大一统知识点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秦朝的大一统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秦朝的大一统知识1

一、帝国的建立,即“六王毕,四海一”

1、秦的统一:

过程(略);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2、军事上的巩固:

(1)史实: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2)意义: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3、评价(意义):秦朝的军事、政治 措施 ,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二、如何巩固其帝国统治?

1、地方制度:

实行“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

(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

(2)内容: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3)性质: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4)特点(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巩固: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6)评价: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的职责。

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军事。

九卿:略。

特点: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朝议制度: 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4)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

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评价:

1、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知识拓展:

1、秦朝虽有太尉一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官员,而是由秦始皇自己亲自担任。三公真正的确立是在西汉

2、秦汉时期:郡守和县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职,而不是向皇帝述职。

3、君主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两大矛盾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征: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5、君主专制的弊端: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执政过程中至关重要。

6、三公九卿的评价: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

秦朝的大一统知识2

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演变

1.汉承秦制:西汉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汉武帝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司隶校尉负责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区。

(2)东汉时期,刺史有了固定治所及正式的官属,凌驾于郡守之上,迅速向行政机构过渡,由单纯的监察官吏发展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

2.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外朝”,即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的权力。西汉晚期以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尚书权力增长。东汉刘秀将尚书分设为新的行政中枢。

3.中央集权的发展:

(1)背景: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

(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颁布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实行刺史制度,每州设刺史一名,监察地方;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宗相的不法行为;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4.选官制度:

(1)将举孝廉定为制度

①确立:汉武帝之前,西汉官员的来源只是“任子”和“赀选”。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职三年,可举子孙一人为郎官,叫做“任子”。除商贾外,凡家资达到一定标准,并向政府交纳一定资财的也可以做官,叫做“赀选”。任子和赀选制度使官僚富豪垄断仕途,把持国家政权,贫穷子弟没有做官的资格。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武帝“诏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被选的人都给予官职。从此以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正式确立。

②选官标准:孝廉。

③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2)兴立太学,从地方官僚子弟中选拔人才到太学学习,只要考试合格,可以授官。

(3)汉武帝还继续推行汉初已实行的“举贤良文学”和“上书拜官”、策试等制度。

5.官员考核:上计制。秦汉官员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6.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政。

7.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秦朝的大一统知识3

三公九卿制度:

①内容

②特点

a.三公互相牵制,权力总于皇帝。

b.兼有“公天下”和“家天下”双重特色。

公天下——三公九卿皆由皇帝任免,非世袭,非子弟同姓,体现“公天下”特色。

家天下——九卿是皇室的家务官,又是政府的事务官(政务官),家与国“同治”,体现“家天下”特色,当时皇室与政府的界限还相当模糊。

(3)郡县制:

①演变:县制出现于春秋时期,郡县制形成于战国时代,以郡统县的格局在战国中后期逐渐确立。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统一以后。

②内容:地方设有郡、县(道)两级,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道)下设有“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道为少数民族地区县级行政机构的名称)

③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④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官吏考察:秦朝考核官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中央委派的专职官员进行监督、视察;二是年终由官员自行汇报当年政绩。

★(5)秦律:细密、严苛。以“轻罪重刑”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6)文书行政: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秦朝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达到全国各地。

★(7)秦朝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2.影响: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其建立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秦朝的大一统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历史最全最重要的知识点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

★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 最新中考历史各朝代的知识点汇总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详解与学习方法

★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与历史六大学习方法

秦代知识竞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秦岭知识竞赛题目、秦代知识竞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一点知识竞赛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v-bestshop.com/post/16191.html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