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完美的悲剧意味着什么(真正的悲剧都是合乎逻辑的)

2023-06-01 15:48:47

一场完美的悲剧意味着什么(真正的悲剧都是合乎逻辑的)

有人说格林童话的原版是充满血腥和残忍的,而安徒生童话所呈现的内容,一样不仅仅是给小孩子阅读的故事。其实这些都并不奇怪,因为写童话的人都是成年人,而优秀的童话恰恰能折射出社会最真实的一面。

经常带娃阅读童话故事就会发现,你带娃理解的那一层意思,和你自己这个年龄段可以了解的更深沉的意思是大有不同的,似乎也跟着作者,写童话的人,看透了人性和社会的本质。而大多写童话故事精彩的作家,其他非童话的作品也都很深刻的,例如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伦才子放荡不羁的代表,从小有过人的自信和天赋,他在牛津大学毕业前夕,用学校的奖学金出版了自己的首部诗集后,以美学教授自称,涉足戏剧、评论、小说和童话,雄心和才华让他名震欧美。当他在文坛如日中天时,却因一场同性恋控告案,被判入狱两年,声誉、事业毁于一旦。出狱后流亡法国,抑郁而终。

很多人认为王尔德的同性恋是源于他对美的过度追求。其实他是喜欢女人的,也曾热切追求过好几个美女。他自己的妻子就是一个美女,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妻子怀孕时臃肿的身体,无法抑制地产生了厌恶感,所以王尔德本质上可能是一个双性恋。在维多利亚时代,拘谨的家庭生活让王尔德感到难受,他不是不知道同性恋是危险的,但是他喜欢这种刺激,这种刺激让他欲罢不能。

王尔德的一生是让人扼腕叹息的,王尔德所反常规的地方,也正是他性格迷人的地方,也是他的可悲之处。作为一个同性恋天才,他不是极度自卑,他是极度自恋,自恋到过度完美主义,以致于他拥有了一个完美主义的悲剧一生。

这本《道林·格雷的画像》,除了让人惊叹王尔德的语言之美,就是越读越觉得小说中的那个道林·格雷简直就是他本人的化身,博学多才,美丽至上,青春至上,性情乖张,有强烈的洞察力和雄辩的口才,能够让谬论散发出真理一般的光芒。

《道林·格雷的画像》不能立体的反映一个人,它只能表现人的一部分。它没有刻意描写恐怖的细节,可是却处处隐隐透出一种恐怖。

《道林·格雷的画像》以一个美少年的形象出场,这个纯真的美少年,纯真的就像一张白纸。虽然其美貌几十年不变,最后却以最恐怖和丑陋的形象结束一生。

在还没遇到亨利勋爵之前,道林还是那个思想单纯的美少年。画家巴尔兹对他美貌的倾慕和热爱,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青春和貌美,从而滋长了他的虚荣心。

道林·格雷受亨利勋爵的启发,意识到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享受肉感的快乐,将生活提升到艺术的水平。也就是说,道林发觉自己不仅仅是启发巴尔兹创作的灵感源泉,他自己还可以创造艺术,他自己就是艺术。

“真悲哀啊!我会变老,但这幅画将会永远年轻……如果能反过来就好了!如果永远年轻的是我,而变老的是画,那该多好啊!为了这个,我愿献出这世上我拥有的一切!我愿以我的灵魂交换!”

道林·格雷希望他可以永葆青春,衰老和罪孽的痕迹都让画像去承担。他让一个少女绝望自杀,他不觉得自己做错什么,一切都以艺术为名义去推卸他的罪。可是他从画像中看到一抹残忍的微笑,这一抹诡异的微笑破坏了画面的和谐,预示了道林·格雷的堕落开始。

画像是不会变得,道林·格雷发现自己无论作多少恶,容貌都不会变化。于是开始贪恋放纵,吸食鸦片、使良家子弟堕落、勾引几乎所有女人、出入妓院和黑帮。他的画像变得越来越狰狞,可是道林依然是“迷人王子”。肉体的欢愉与出卖灵魂的痛苦交织着,就像吸毒一样。

道林·格雷不愿意承担一个正常人该承担的罪与罚。而他的罪,在杀害画家朋友巴尔兹时达到了顶峰。他恨巴尔兹,恨这个创造了一幅比真人还要完美的画像,激发了他的嫉妒和虚荣。

他恨巴尔兹、恨画像,却没有恨他自己。他丝毫没有忏悔,他甚至冷静地要挟化学家处理了尸体。他虽然没有悔恨,可是他却一度害怕自己所犯的罪恶被揭穿。

后来,他遇上被他杀害的少女的弟弟,他执意要为姐姐报仇。第一次相遇,他以自己年轻的容貌骗过了复仇者;第二次相遇,复仇者因误中打猎发出的子弹而死。上天眷顾道林·格雷,一次又一次地放过他。这时候的他甚至想到要行善,开始洗刷他的罪孽。

他一面慈悲地对亨利勋爵说,他放过了一个少女,使她不至于毁掉清誉。他以为他所做的善举,能抹去他所犯过的罪恶,画像也会因此而变得不那么丑陋。可是他失望了,画像没有任何改变,依然那么邪恶。

那么,他所做的善举不过是出于假惺惺的自爱自怜。愤怒和绝望之下,他拿起杀过巴尔兹的刀子,捅进画中人的心脏,如此这般,他所有的罪都会随画像毁掉而消失。

他这样想也这样做,可结果是画像依旧是当初的样子,而道林·格雷自己死掉时,胸口插着刀子的容貌,丑陋的让人不可辨认。

这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了悲剧的一生。这短暂的一生,因为内心的贪恋让他变成一只野兽,反过来吞噬了他自己的肉身。他变得卑劣、残忍、冷漠,他以犯罪为常态。他的末日审判,没有其他的方式,就只有死亡。他一直试图逃离衰老和死亡,可是终究是逃不过的。

书中与道林·格雷密不可分的两个人,画家巴尔兹和亨利勋爵,他们在书中的作用是什么?画家巴尔兹是创造、唤醒道林·格雷的第一人,是他从道林·格雷的身上汲取了新的艺术表达。可是道林·格雷杀了巴尔兹,这就意味着艺术对象也渴望脱离创造者的束缚,甚至超越创造者。

道林跟巴尔兹之间的爱与恨,复杂得难以说清,他们的相遇,碰撞了艺术的火花,同时也毁掉他们。窥见平凡生活底下的美,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其中也暗中透露了王尔德的同性恋倾向。

另一个人亨利勋爵,他对道林的影响更加巨大,是他暗示和鼓励道林·格雷走向悲剧。亨利处站在观察者的角度,饶有兴趣地看着道林不断变化,他并不亲自去行恶,而是观察和引导别人去行恶。最终道林深深受着他的影响,将自己天性毫无拘束地扩展,最终毁了自己,而观察者丝毫无损。

奥斯卡·王尔德无论放在哪个社会都是较为极端的代表,书中画像的象征意义凝聚了腐化的道德、可耻的秘密,是罪恶的集合体。当画像被损毁,人的生命也随之消失。单纯美丽的道林·格雷只是一张会吃喝享乐的立体画,在王尔德笔下是它诞生于美之上,又充满了罪恶感。

这个追求唯美主义的作者让人难以捉摸,他展示这样一场人生悲剧,究竟是为了揭露什么以达到警醒作用,还是借道林·格雷的口表明某种立场呢?也正需要我们读者多读几次,从字里行间瞥见一些头绪,重新再下新的结论。

上一篇:基辛格(基辛挌简介)
下一篇:《刀锋》txt(刀锋txt在线阅读)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