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我的个人拙见_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拙见
2023-05-27 11:53:05
一九七二年秋,小学四年级的下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个“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要到周边的十四个生产队进行演出,一个生产队全部人口在两百多到三百多人。许老师当队长、郭老师当导演,大队找了个二胡爱好者卢士札和一个平时在村里给人办红白事的罗鼓手徐金堂,8个学生当队员的宣传队,就快速的成立了,4个男生4个女生。按说,选队员应该选好学生,我不知道许老师和郭老师为什么选中了我,我除了语文成绩比较好之外,调皮捣蛋,经常挨熊,不算好学生。大约10个节目,两位老师安排我参与了其中5个:大合唱、毛主席语录齐声朗诵、三句半、对口词、快板书。
道具除了一套跟徐金堂合用的锣、鼓、镲、钹外,就是我自制的一副快板。制作快板,是老师安排的活。我先前在看大队宣传队演出时在后台仔细看过快板,有样学样,回家找了一截旧毛竹,锯断、对半劈开、磨光,一端适当位置各打两个小孔、穿上绳子、留出适当长度、打上结,就行了。练快板也没有方法,自己琢磨,手指头都被夹肿了,乐在其中也不觉得辛苦。
大合唱和毛主席语录朗诵,老师和学生十个人都上场;三句半四个男生上台,在台上走8字形,各操锣、鼓、镲、钹,打出节奏,然后站成一排,一人一句台词说完,紧接着敲打一下手中道具;对口词是一人一句或一小段台词,带有肢体动作和表情;快板书,一个人表演,自由度比较大,但是总感觉自己有些乱,一紧张还会忘词,忘了词,自己想办法补几句,掩盖过去,冷静一下想起台词了,再接着“演”,反正观众也看不出来,就是不能愣在台上让观众笑话。
演出时,不用化妆,至于服装,谁有好看衣服的就穿好看的衣服,没好看衣服的话,平时穿啥演出时还穿啥,不破不脏就行。
开场前,二胡随便拉什么歌曲、锣鼓也根据操作者的兴趣敲出一种节奏来,总体有些乱,不为好听,只为把动静弄大、聚集人气。
陆世媛是我们节目报告员和独唱演员。开场第一句是:我们是古城大队榆树小学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来到这里,向贫下中农同志们汇报演出来了!
演出通常都在下午,接近收工的时候开演,一个半小时左右,尽量不妨碍农民们的劳动和休息,观众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有的生产队队长会给我们安排晚饭,有的就不安排。老师和乐手都有大队安排工分,我们8个小演员最好的时候能吃上一顿大米饭、豆腐干炒咸菜,但好歹都给家长长脸了。
我至今还记得我那篇快板书的题目是《赔茶壶》,是我们语文书中的一篇课文,开头几句是这样说的:
说小吴唱小吴,说段小吴赔茶壶,
赔茶壶?对,赔茶壶!
为啥小吴赔茶壶,您听我说完就清楚:
这一天,部队来到海河工地向阳堡,挖河修堤建水库,
小吴他处处学习老八路、生龙活虎干劲足……